科学公益 04 | 科学公益案例初探(下)

三一基金会

科学公益 04 | 科学公益案例初探(下)

2020春夏之交,由三一基金会资助、沃启基金会执行的科学公益案例研究成果已然成型。这项前瞻性的研究由周鹏博士完成,最终产出了1份研究报告和8个案例。我们连续推送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科学理论、方法或工具是如何在公益项目运用的?

周鹏博士在他撰写的研究报告——《科学公益案例初探》(下)里,介绍了案例选择的原则。这些案例项目分别运用了变革理论和循证方法、参与式理论和方法以及社工理论和方法,在价值、方法和工具层面呈现了公益项目介入社会问题解决的不同视角和美好的努力。而这些不同的视角背后,存在着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协同以及张力。如何让两者更好地融合、扬长避短,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公益效能的提升,是摆在科学公益研究面前的挑战。

理念框架:科学价值、方法和工具

不论是文献回顾还是现实观察,我们都发现对科学公益的精确解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学和公益组合在一起,要么被理解为统计学的初级应用,要么沦为社会思潮的哲学思辨,因此我们需要对本研究制定一个理念框架,用以框定我们的研究边界。

我们希望在这一案例研究中,聚焦探寻纳入案例的公益项目在问题识别、项目设计、执行以及评估阶段中,是如何在科学价值的指导下应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的?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又是如何作用于项目成效的?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科学价值概括为公益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业需要秉持的价值,包括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科学循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执着敬业的精神。我们理解的科学方法,则是公益实践中所使用的理性的思维方法,包括实验、观察、逻辑、归纳、演绎、统计分析、社会调查、评估和判断等。在工具层面,科学工具则是指公益实践中逐步总结和运用的量表、问卷等。

案例选择

我们选择案例的做法是和业内经验丰富的学者和实践者开展对话和咨询,使他们了解上述科学公益的框架和本案例研究的目的,提出他们对科学公益的理解,并邀请他们推荐自己熟悉的、符合上述科学公益理念框架的项目。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各领域专家对科学公益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公益实践者更强调公益的实用性方法,而研究学者则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系统分析和深层理解,这意味着科学公益本身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建构的全新概念,需要更深层次的社会对话弥补这种理解上的差异。

在前期的咨询工作中我们同时发现,当下的公益实践项目中,完全符合上述科学公益理念框架的项目少之又少,一是评估过成效(outcome)的公益项目很少,这既有资源欠缺的原因,也存在方法和意识不足的问题。即使有项目开展过评估,但由于评估视角和方法的不同以及社会问题本身的发展动态性,很难绝对认定一个项目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二是作为一个强调人类需求的工作领域,公益需要的知识基础也是相当广阔和复杂,由于理论和方法是从不同学科借来,因此普遍存在“拿来主义”的工具实用性倾向,故此,要完整清晰地勾画出公益项目如何应用科学方法和工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要将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运用到公益实践中的各个变量、指标上,对它们进行衡量、评估。同时,在与公益效能构建相关性或因果关系方面,也还需要在未来开展更加深入和复杂的工作。

即便如此,接受我们访谈的专家依旧在前期讨论基础上推荐了他们认为“好”的、在一定方面符合本研究理念框架的、“科学的”公益项目。这些项目不一定是符合上述理念框架全部要素的科学公益项目的范本,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这些案例中,实践者都认为科学精神在公益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虽不能确保在项目的问题识别、项目设计、执行和评估等每个环节都应用了科学方法和工具,但都有意识地运用了科学理论、统计分析、实验和观察等不同的科学方法,以提升公益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我们在“多样性”、“应用了科学公益理念框架中的部分要素”、“具备可供观察成效的时段”这三个维度下,选择了8个案例,它们分别是:

1. 应用变革理论和循证方法,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决策并做出行动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看清未来项目”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慧育中国项目”,都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这种严格的科学实验方法,探寻社会问题的干预方法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希望通过严密的论证逻辑和科学的实验数据推动公共政策的改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案例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公益慈善机构是如何通过大范围的社会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确定组织的战略和项目定位,如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评估验证项目的有效性,又是如何通过理论构建推进项目发展的。

· 变革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实践理论,也可以被理解为公益领域的基础实践工具,它蕴含的要素体现了假设、推理、逻辑等科学特点,我们选择壹基金的“壹乐园项目”,来说明变革理论在一个公益项目中是如何得以应用的。

·在广东江门恒爱家园社工机构开展的“恒爱到家社区养老项目”中,我们将会了解到基于证据的决策是如何促使一个依赖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机构转型为社会企业的,虽然这个转型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但在决策过程中其对证据和知识的尊重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这一案例中,我们也将看到商业知识和公益知识是如何在科学思维的协调下得以有效结合,从而针对“社区养老”这一社会问题提升行动的成效。

2. 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开展的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项目

· 在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的“丹凤县农村妇女健康项目”中,我们将会了解到参与式发展和社会性别等理论、方法和工具是如何为项目构建了理论基础和变革框架,又是如何指导项目开展社区实践,最终真正促进了人的转变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而在“社区参与行动”的案例中,我们则更多关注了参与式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基于实践经验进行本土化的知识生产,并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中国社区治理工作中的。

3. 运用参与式理论和方法开展的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项目

· 在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的“丛化乐明村的乡村社区发展项目”中,我们会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是如何帮助项目构建理论框架,又是如何指导项目在社区动员、社区教育、陪伴式发展和基层社区组织化建设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从而激发社区内部活力,反过来这些珍贵的乡村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又是如何帮助学者和实践者进行理论构建和知识生产,这个相互促进有机发展的过程无疑会给未来公益实践的行动研究和跨部门合作等方面带来启发。

研究方法

在本案例研究中应用了结构式的问卷访谈、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每次访谈都做了录音并进行了文本转录,最终对转录文本进行了编码和分析。在案例初稿阶段,研究团队也邀请了学术和实践界的专家对文本进行了意见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研究的挑战

坦率地讲,这项研究的过程十分辛苦,这一辛苦并不是指体力上的投入,而是来自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思考上遇到的挑战。

就概念而言,科学无法解释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不同的哲学和科学流派已达成的共识,而公益恰恰又是和人的价值及意义不可分割的工作,公益工作的对象是“人”,如果一味强调科学,会忽视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从而隐含简化社会问题复杂程度的风险。在方法层面,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科学性可以说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共识,自然科学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实证观”,而实证观又是依靠量化统计工具去探讨自然现象。社会科学家中不乏量化实证的支持者,但随着诠释学、批判理论和其他后现代主义学派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又认为这种被称为“工具理性”的量化实证观及方法,不一定能适用于研究社会和人文现象。而不同理论又强调了不同学科的视角,很多时候,这些理论和方法层面的学术争鸣会带给我深深的疑惑,从而使我对这个研究本身的视角和方法也产生质疑。但最终还是在和行业内不同人的交流中,让我正视这些疑惑与挑战,包括我自己对这一全新概念的思想争鸣,也让我回归到对知识保持谦卑的初心,去倾听,去理解,去学习。

鸣谢

在此我要感谢过去一年参与这个案例研究的所有人,他们分别是:壹基金的熊晓芹;广东江门恒爱社工机构的梁健玲、黄敬启、黄任清;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黄亚军、洪金、廖凤连;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的高小贤;歌路营慈善基金会的梅冬;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关虹宇、杜康、赵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卜凡。如果没有他们的慷慨分享,这个案例研究将不可能顺利完成。此外,还特别要提到社区参与行动的宋庆华和欧阳小珍,在本案例研究中,我曾经多次和她们就科学公益的议题进行过深入交流,并受她们邀请在现场观摩了参与式方法的应用,使我对参与式方法的科学性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另外在前期咨询工作中,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的史耀疆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董强副教授、南都基金会的彭艳妮秘书长、乐施会(香港)北京办的刘源博士(时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杜智鑫主任、乐平基金会的沈东曙秘书长就科学公益的理解和案例的选择提供了不同视角的观点,这个过程也促进我对科学公益有了更加深入的反思,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三一基金会资助了本项目的研究。在研究初期,基金会秘书长李劲和高级项目官员刘洋轩(时任)帮助我理解科学公益的内涵并一起讨论了案例选择的可能性,这对后续研究的顺利进展不可或缺。

最后要提到的是本研究项目的执行方、合作伙伴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坦率地讲,当我一年前接到这个研究项目时,正是我对中国公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存有极大困惑之时,如果没有和沃启基金会秘书长付涛多次深入的对话和探讨,我将不会对中国公益的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不会收获彼此珍贵的友谊。沃启基金会汪璟的行政支持也是这个项目不可或缺的一环,她的耐心和协作给我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还有我的朋友郑聪,如果没有她的介绍,我将不会有机会开展这项工作。

结语

最后,我想用一个问题的讨论来结束本文: 科学公益的普及是否会导致公益走向理性的科学而忽视人文的特质和价值取向呢?这个问题背后假设了科学公益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事实上,科学公益并不是将科学和公益二元对立,而是强调两个体系的有机融合。当我们只考虑通过科学去提升公益的效能,而没有认真考虑非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时,公益的效能提升一定会被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种将公益的科学性中心化而把公益血脉中的人文价值边缘化的做法是错误的。人文知识通常被认为是非科学的,所谓的非科学主要是指知识的获取不依赖于科学方法,形成的知识不可检验,大多数结果不可重复,比如宗教的知识体系、艺术成果、习俗以及本土知识和隐形知识,但非科学知识并不一定就是伪科学,这些知识大多不能被科学检验,但实际上支撑了现有公益领域的基本价值伦理和实践。科学公益的运用,是在一个特定而又开放的空间里探索进行科学价值和公益价值混合选择的可能。通过这个混合过程,科学助力公益弥补不足,提升效能,使科学和公益相互验证和修正,最终回馈到多元化的社会系统中,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前提下,当我们建构一套话语来整合科学和公益元素,并探索将科学公益的工具方法运用于公益实践,就能强化公益行业的话语论述能力,提升行业的价值感和影响力,同时推动与其他部门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中国公益的发展。

 

以上文章来源于沃启基金会 :作者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