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益生态发展大会:探索社区公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一基金会

9月6日,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与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联合主办的首届企业公益生态发展大会在深圳前海成功举办。

本届大会以“推动商业与科技生态的向善共生”为主题,汇聚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万科创始人王石、壹基金秘书长李弘等来自企业、公益机构、学界与投资界的众多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协同、可持续的企业公益新生态。三一基金会企业公益负责人马秀珍代表基金会应邀参会。

作为中国公益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设立主论坛及多场主题分论坛,聚焦“科技向善”“社区共生”等前沿议题。在主论坛“亚洲企业公益生态发展对话”环节,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企业不仅创造经济价值,也在创造社会价值。不只是以产品服务社会,还能够以自身核心能力参与社会建设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致辞

 

01 | 企业公益与社区共建新动能

 

在分会场“企业核心能力与社区共生的可持续模式”沙龙中,举办了题为《企业进社区:从资源到共建的慈善新动能》的圆桌对话。该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谢琼主持,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上海晨光基金会副秘书长林益仲、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理事长魏晨、招商局慈善基金会项目一部主任王军,以及三一基金会企业公益负责人马秀珍共同参与,围绕企业如何有效进入社区、实现可持续共生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企业公益正逐步从“单向捐赠”迈向“深度能力嵌入”,社区成为公益实践最具活力的场景。慈善资源应实现“取自社区、用于社区”的内生循环,才能真正改善微观民生;企业的核心技术、资源整合与运营经验成为支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企业核心能力与社区共生的可持续模式” 圆桌对话现场

 

作为深耕企业公益领域多年的实践者,马秀珍在对话中分享了三一基金会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深度思考。她认为,要推动社区从“输血”转向“造血”,既提供基础设施与服务,更要注重培育社区内生动力。例如,培育本地村民成为社区发展主体,激发其自主策划与持续运作活动的能力;挖掘并盘活社区资源,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使社区逐步具备自我维持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企业的角色是赋能和连接者,助力社区形成自主、韧性且可持续的发展生态。

三一基金会企业公益负责人马秀珍

 

02 | 三一社区公益实践

 

三一在社区公益实践中持续探索,如何将企业优势与社区韧性健康发展充分结合,在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场域中均有实践经验:

在湖南道童村乡村振兴项目中,三一基金会通过“服务供给+资源整合”的双轨策略,系统推动社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型。项目不仅建设线下医养中心与线上智慧养老平台,为630位长者提供可持续服务,更通过培育村民志愿队、复耕158亩弃荒地发展特色农业、活化传统手工艺为教育资源,以及创新运营长者食堂与自然研学等机制,全面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该项目先后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2024年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成为企业赋能乡村可持续、内生发展的典范。

除乡村振兴实践外,三一基金会亦将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和员工志愿者等企业核心能力融入多元社区场景。

“三一响应”项目将三一工程机械救援能力下沉社区,在湛江等地组建本地化基层救援队,并配备专业设备和培训,提升当地社区防灾减灾韧性。“挖啦挖啦探客教育”项目则动员三一集团工程师和三一工学院学生走进社区,为青少年提供工程思维启蒙,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有效对接。

 

03 | 共创可持续未来

 

会上,三一基金会受邀加入“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和“益企同心圆计划——企业公益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行动网络”,与30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对话、共享资源,促进社会力量创新、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一基金会将持续探索以企业核心能力赋能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与各方共同构建商业与社会价值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为全国乃至全球商业向善、创新解决人类发展大问题贡献三一力量。